論文 Prenatal Meditation influences Infant Behaviors (產前禪修優化嬰兒脾氣 ) Dr Ka Po Chan (2014) Infant Behavior & Development 37(2014)556-561 2014 年 1 月 10 日 陳家寶 …
生活小品 精神健康 2013 年 6 月 24 日 陳家寶 西方的醫學文獻報導,在現今二十世紀的西方社會,雖然醫學科技日新月異,但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,却有普遍下降的趨勢,這是一個令人擔心而且是急需要處理的問題。
講座重溫 度一切苦厄:慈悲喜捨禪修 2013 年 6 月 18 日 陳家寶 慈悲喜捨襌修,這是佛教中一個充滿智慧和慈悲的修行法門。慈悲喜捨是四種無量心的修習,代表著對眾生的慈悲、喜悅和無私奉獻的心態。 慈悲,是對一切眾生無限的關愛和慈悲心;喜悅,是對他人的快樂和幸福感到喜悅;捨,是無私地奉獻和放下執著。
講座重溫 放下禪 2013 年 4 月 30 日 陳家寶 捨無量心的修集!捨無量心是佛教中一個重要的修行觀念,它代表著無條件的付出和放下。 佛陀教導我們要學會捨棄貪執和執著,放下對物質和情感的執著,以達到內心的自在和解脫。透過捨無量心的修行,我們能夠超越貪欲和執著的束縛,體驗到內在的平靜和自由。
法海漫遊 藏傳佛教介紹 2012 年 9 月 14 日 陳家寶 我們先從佛教及漢傳佛教談起。釋迦牟尼佛於兩千五百多年前將證悟的教法傳下 來,我們稱之為「佛法」,隨著佛法的弘揚,佛法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,便融人 了當地的文化,這就稱為「佛教」。
法海漫遊 寧瑪巴傳承介紹 2012 年 9 月 14 日 陳家寶 寧瑪巴(紅教)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最早的傳承,是蓮花生大士所傳下來的教法,「寧瑪」(Nyingma)的意義即是「古老的」,由蓮師於西元八世紀傳到西藏。傳承源自法身佛普賢王如來 (Samantabhadra)。
法海漫遊 佛法淺說 2012 年 9 月 14 日 陳家寶 佛教源於印度,流傳至今, 已有二千多年, 不論中外,歷代都有不少有識之士,因仰慕佛教的精深博大,而從事研究的工作,但佛教典籍,三藏十二部,浩如煙海,對於初接觸佛法者,往往不知何所選擇,而且大部分的佛典,翻譯至今,已有千年歷史,所有文體,與時人有異,名相(專有名詞)亦多,每每令初學者有望門興歎之感。本文嘗試以淺白的文字,簡略地介紹一些基本的佛學知識,希望對有興趣探討佛法者能有所禆益,但由於篇稿所限,在這裡只能勾勒出一個簡單的輪廓,深入的了解,則有賴讀者的研究!
醫護新知 男男女女 2012 年 8 月 12 日 陳家寶 「醫生,看到是男的還是女的……」阿秀今年廿九歲,已有三個男孩。「現在超音波素描看到的影像是女孩的性徵。」這句話以為會使阿秀高興,但原來她的丈夫還是喜歡男孩,她說她可能要再來一次了。